发布时间:2023-05-26 17:12:57 浏览:
一张成本800元的床垫,卖到消费者手里,超过2000元。卖床垫这门高毛利生意,让出身东莞的慕思,拥有不俗的吸金能力。慕思的财报显示,2022年收入为58.13亿元,净利润为7.09亿元,46%的毛利率,更是“秒”同行。今年其吸金能力有所弱化,1-3月,不仅收入同比减少23.1%,净利润也同比下降18.4%。 慕思的创始人之一王炳坤是广东东莞人,早年代理经销家具家居产品,2004年与同乡林集永创立慕思。 在天猫官方旗舰店,慕思价格最高的智能AI睡眠床垫,标价3.2万元。销量最高的一款乳胶床垫,售价也接近5000元,官网称累计卖出超过71250张。 中国家居产业互联网战略专家王建国分析,慕思业绩下滑,归结为两大原因:一是房地产开发放缓,下游的家居行业需求减少;二是线下流量分散,装饰公司、整装公司、物业公司等各种业态,加剧了市场竞争。 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,慕思进行产品升级,对部分产品调价,借此拉高销售规模和利润。 管理层提到,慕思经典品牌的平价客单价已从早前的1.5万-1.7万元,上涨到2.1万元。公司计划通过搭配床架、产品套餐等提升销售,客单价有望达到2.5万元。 为了拉新获客,慕思在营销上动作不少。在机场、高铁、楼宇等公共场合,以及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,都能看到慕思的广告。 慕思还不遗余力地组织营销活动,向用户进行“健康睡眠”教育,缩短床垫更换周期。 相应的是不菲的营销开支。2022年,慕思的销售费用高达14.6亿元,赚来的收入有四分之一花在营销上。其中,广告是最大头,花掉了5亿元,同比增加了2000万元。 股民却没那么幸运,上市以来,慕思的股价一路震荡下行,至今未突破发行价38.93元。 第一招,扩充业务线,沙发是重点发力方向。新的年报中,沙发的数据首次单独披露,2022年收入4.5亿元,是慕思增速最快的业务,同比增长了25%。第二招,渠道下沉与扩展。过去一年,慕思新开经销商门店800多家,相当于一天新开2家,迄今累计门店数量增至5500家。 管理层表示,会加强在空白城市招商开店,拓展五六线城市的经销门店,保持扩张速度。 同时,线年,慕思的电商渠道收入约为8亿元,在总收入中占比13.73%。未来电商渠道要达到20%-30%。 此外,慕思也加大了面向B端客户的产品直供。借助与头部家居品牌的合作,慕思的产品直接进入家装公司套餐。慕思尤其依赖欧派。上市前夕,欧派“突击”入股慕思,目前持股1.35%。 一个半月前,慕思聘任杨鑫为副总经理,直接向董事长王炳坤汇报。杨鑫是家居行业的明星经理人,曾在欧派任职18年,后来又跳槽索菲亚,待了一年后,于2022年9月进入慕思任副总裁,负责产品销售。 明面上看,杨鑫入职慕思,填补了厉征辞职后的空缺。后者曾任慕思副总裁、经典事业部总经理,2022年1月入职,不到一年即离开。 杨的角色,更像是来“救火”的。厉征擅长的领域,是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和管理体系。而杨鑫更具一线实操经验,符合当下慕思的需求。业内猜测,加入慕思后,其重要任务是推进大家居业务。 过去一年,慕思旗下的V6品牌向大家居发展升级,试图发力一站式家居配套设计解决方案,构建新的业绩增长模式。在该方案下,慕思提供的产品包括床架、床垫、沙发、客餐厅餐桌椅、定制柜等全屋家居产品,以及窗帘等软装、家居收纳产品。“公司会倾斜更多资源,以V6大家居引流、提升客单值,带动慕思其他品类销售。”管理层在中期业绩会上如此表示。 2022年上半年,V6半年开店100余家,收入为2.4亿元,同比增长14%。